1 1 1

园丁励志一等奖:张奔腾

打印

榜样简介

初心不忘,励志笃行

张奔腾,男,汉族,2002年8月出生,共青团员,长空学院长空创新班2020级学生,工程力学专业。曾获校三好学生、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优秀学生团干部、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学业奖学金一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H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江苏省二等奖、国际大学生工程力学竞赛亚洲赛二等奖等荣誉。

他怀着空天报国的初心,立足专业实践,一路奔腾奋进。


数读榜样

通过农村专项计划进入南航,从学业吃力到绩点逆袭4.4
10+门课程95分以上,20+门课程90分以上;
获省级以上竞赛奖项4项;
获校级以上荣誉5项;
主持省级大创项目1项,参与1项;
发表发明专利1项;
第一作者发表国际会议论文1篇;


榜样故事

志之所起,在空天报国的英雄情结

我的舅舅是一名空军飞行员。小时候泡在药罐子里长大的我,驰骋蓝天的舅舅就是我心目中的大英雄。舅舅告诉我,开不了飞机,造飞机也能成为大英雄。我便从此以成为一名飞行器设计师来鞭策自己。然而,正当我憧憬美好未来时,一记重锤砸向了我的家庭,我的父亲罹患重病命悬一线,堪堪保住性命却难以恢复如常。高额的外债压得母亲喘不过气,也沉重的压在了我的心头。

在长空创新班专业任选的政策之下,我陷入了抉择——是坚定自己最初的梦想,努力探索头顶的星空;还是选择收入高,回报更快的其他专业。于是我开始回避、退却,开始拼了命地学习编程,假期回家还在学习《计算机视觉》暑期课程。父亲察觉了我的异样,猜到了我转换专业的原因。他说:“家里的困难是一时的,人生道路的选择却是一辈子的。我在乡村教了三十年书,真正的贫困不在外物而在内心。”

直到此时,我才重拾起长空之志。

志之弥坚,在上下求索的初心不忘

专业确认时,我郑重地填写了“工程力学”专业,坚定地走向航空报国的初心。学习过程中,我的成绩一直稳居前列。理论力学4.8,材料力学5.1,单学期平均绩点最高4.6,学年平均绩点提升至4.4。在国际大学生工程力学竞赛中,我作为校选赛第一名,被选拔为南航12名参赛队员之一,获个人二等奖,团体一等奖。同时,我在大一打下的编程基础也助力了我的成长,从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H奖,到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省二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工杯”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领略数模的奥妙。

后来我有幸通过学术导师制度跟随胡海岩院士团队的几位老师学习多体系统动力学的知识,发表发明专利一项,主持一项省级大创,学术论文投稿至国际会议,实现了科研路上的“小目标”。

志之所趋,在砥砺前行的青年担当

一路走来,非常感谢人生路上给予我指导和帮助的恩师挚友,我也将这份爱不断传递下去。

作为团支书凝聚起班级同学的向心力,为他们解决课程、专业选择和导师匹配的困难和需求,带领支部成为四星级团支部。在迎接校庆70周年时组织“传承金陵文脉、献礼七秩问天”社会实践团队,跟随非遗传承人历时二十多天制作刺绣作品,将对母校的爱一针一线绣出来。参与“疫情下南京近现代遗址线上平台的开发情况调研”社会实践,探寻脚下的这片土地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结合当下疫情的大环境,从青年人的视角出发,为遗址保护及线上平台开发的献计献策。

前行路远,唯自信自强、唯踔厉奋发,唯勇毅前行。


他说榜样

张奔腾同学不仅自己学习勤奋踏实、不断进步,还经常在学业、生活中帮助同学,带动他人成长。作为班干部工作认真负责,既是同学们的榜样,也是担当班级组织和建设的主心骨,是团结凝聚班级同学的向心力。

——长空学院长空创新班辅导员 陶然雁

张奔腾同学在学习上勤奋努力、孜孜不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与可喜的成绩;在科创上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积极与导师沟通,获得了多项科创竞赛奖项,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未来可期。

——航空学院副教授 孙加亮


获奖感言

励志,就是面对艰难险阻,依旧怀着矢志不渝的初心,担起时代的使命与责任。作为未来祖国航空航天事业的接班人,即使前路山高水长、荆棘遍布,我也会义无反顾、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