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简介
Mr.China——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团队由14名核心成员、66名长期成员和近千名流动成员构成,由外国语学院团委书记李萍老师带队指导。自2016年成立以来,团队放眼世界,多语介绍;纵观古今,弘扬传统;聚焦当代,记录中国,先后获:
(1)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 银奖
(2)江苏青年志愿项目服务大赛文化和旅游类别 一等奖
(3)“力行杯”江苏省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大赛 二等奖
(4)江苏省“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
中英双语说不尽中国,诗词歌赋道不完文化,他们以小人物勾勒大中国。
数读榜样
1.产出53个原创视频和3个合作视频,100+中英文稿,若干短视频拍摄花絮和宣传物料,覆盖留学生3000余人,在一带一路沿线56个国家播放传播;
2.海内外多媒体平台播放量和浏览量达320万+;
3.团队单条微博阅读量达2.9万浏览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团委官方点赞支持,并获得青年南航特别报道;
4.据不完全统计,团队获19次国家级、7次省级及若干次院校级报道;累计获1次国家级、3次省级、2次校级竞赛奖项,先后连续获评2018-2019优秀学生特色团队、2019南航社会实践明星团队、2020南航社会实践明星团队、2020-2021校杰出团队等多项团队荣誉称号。
榜样故事
2016年起,为响应习总书记“讲好中国故事”的号召,加强对外传播能力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Mr.China——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团队诞生于南航。团队成立之初,我们形成了“四组一队”的工作模式,即译写组、录制组、剪辑组、运营组和留学生志愿者联络队;后来我们团队逐渐发展壮大,运营模式日渐成熟,增设了策划组和宣传组,流动项目成员由几十人扩展为近千人,累计服务次数120余次。
每年寒暑假,我们的团队成员去往北京、南京、苏州、扬州、万安、井冈山等各地实地调研采风,拍摄双语视频,作品在一带一路沿线56个国家传播,如巴基斯坦、肯尼亚等,吸引了广大留学生和海内外中华文化爱好者的广泛关注。
初创·始于情怀
其实,我们团队初创的契机倒也没有这么宏大,仅仅是因为和新来华留学生的一次交谈,让我们意识到创立一个专精对外文化传播的团队的迫切性。在与留学生祖巴和他的好朋友的交谈中,我们得知,由于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多为国外媒体的报道上,再加上中外双方在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巨大不同,他们来华之前其实对中国存在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这种刻板印象在来到中国后才渐渐转变过来。
这引发了我们深深的思考——中国在发展,世界对中国的眼光却没有发展;中国从来不缺鲜活、动人的故事和文化,只是缺乏讲述者和发掘者。经过前期调研,我们发现问题不仅出在对外传播,而且还出在对内教育。我们发现,有些高校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着去政治化、去意识形态化的杂音,抑或是宣传方式形式化、死板,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对内思想教育和对外文化传播的需要。
恰逢那一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号召,我们团队成员也深刻认识到,只有讲好中国故事才能很好地回应国际社会共同关切,向世界说明中国道路、中国选择、中国历史文化,于是我们创立了Mr.China——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团队,献礼新时代,记录新中国。
成长·羽翼渐丰
团队创立之初,我们仅开设了古代文化系列、红色故事系列和江苏文化系列,视频制作也略显粗糙,但反响好得出乎我们的意料,很多人对我们的项目和团队表示极大的兴趣,外国留学生也愿意主动来充当拍摄视频的志愿者和回国的传播者,校团委和学院也对我们表示深切的关注与支持,这极大地鼓舞了我们的团队成员。
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我们推出了全新的内容框架,即:忆党史——红色故事,讲成语——含英咀华,看今朝——当代中国,特别篇——多元江苏,溯源头——神话传说,固根基——中华文化和游华夏——各地风情,累计56个视频,力图向世界展现一个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
回忆起初创时期,我们团队的公众号阅读量少得可怜,仅有十几位核心成员的寥寥阅读,偶尔阅读量暴涨,还是因为我们的成员转发到朋友圈,小小地吸引了一波关注。而现在,我们的公众号已有827位关注,并且关注量与日俱增;哔哩哔哩、抖音、腾讯视频、Youtube等海内外平台全面开花,浏览量达320万+。
酒香不怕巷子深。我们的作品受到学校的大力关注,部分视频已入选南航留学生文化课程教学材料。近千名留学生通过我们的视频了解到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他们说,这些作品消除了他们对中国的诸多误解,激发了他们对中华文化的强烈兴趣,并认为这些作品能够吸引更多人来中国学习以完善自己国家的治理。
同时,我们团队及事迹多次获得省级以上奖项,并被多家媒体报道,特别是获得了江苏广电的大力支持,作品现已设立专栏在省级平台我苏网推出。
面向国外,我们团队与“中航技”签订合作协议,资助师生代表在一带一路国家宣传调研。项目作品由留学生志愿者带到巴基斯坦、肯尼亚等国家的媒体与中小学广泛传播,介绍中国方法和中国道路,助力“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建设。我们也与海外孔子学院以及许多国外高校的华人社团沟通合作,将团队作品投放到其官方平台上,形成双向交流,促进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增强国际话语权。
回首·初心不改
在服务过程中,我们对自己专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有了更深切的认识。大学其实是个象牙塔,我们作为南航学子,决不能一心只读圣贤书,只有下沉到基层,下沉到乡村和革命老区,走进古城和中华文化,才能触摸到当代中国鲜活的脉搏。
因为是对外传播,我们的视频多用英语讲述,但对我们来说,英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更是一门工具。我们庆幸自己能自如地运用这门工具传播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国风采,也乐见这门工具在一次次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打磨得更加锋利和纯熟。
当然,我们更由衷地希望有那么一天,我们的视频纯粹是由我们的母语构成。随着中国国力不断强盛,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愿意主动学习、了解中文和中国,我们的传播方式也迎来由被动传播到主动输出的深刻转型。胸中自有丘壑,传播任重道远。今后,我们团队将再接再厉,当中国的传声筒,做时代的胶片机。
他说榜样
中国文化“走出去”是21世纪国家文化方针,在世界范围内弘扬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Mr. China 团队从2016年初创至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获得过国家级和省级奖项。历年来,已有一千多名同学参与其中,得到了锻炼,育人效果让人欣喜。
——外国语学院院长 范祥涛
Mr.China团队一直是外国语学院的一张名片,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文化宣传方面都成效显著。同学们也在运营团队的时候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加深了对本专业和中国文化的热爱。中国故事不会枯竭,Mr.China的脚步也不会止歇。
——外国语学院辅导员 盛嘉贤
中华文化的传播,不应落后于时代。我作为译写组组长,看到团队作品广泛传播,给他人带来正向影响,感到由衷的欣慰;看着新鲜血液源源不断地补充、老成员更新迭代,为传播实效感到发自内心的欣喜。
——译写组组长 吴雨悦
获奖感言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勇于、敢于、善于为中国发声,Mr.China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