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1

优秀团队 机电学院 长空御风——机器人研创班

打印

榜样简介

长空御风——机器人研创班由来自我校各个学院,热爱科创的大二及以上年级学生组成。在机电学院团委书记侯新闻的指导下,他们带着对技术的追求和对胜利的渴望相聚于此,致力于在各类科创比赛的赛场上一展风采,共计获得超过30项各类科创竞赛奖项,同时为学校培养了超过500名科创人才。


研创班有出色的竞赛成绩和培养成果,是我校最具影响力的科创组织。

数读榜样

1.【科创科研突出】

团队成员积极参与科创科研并取得优秀成绩。获得各类科创竞赛奖项超过30项,其中国家级奖项13项。参与大学生创新项目超过20项,发明专利授权3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5项。各类科创科研成果丰硕。

2.【学业成绩优秀】

团队成员在积极参与科创科研的同时不断精进学业,团队2018级本科生共有13人,其中12人保研,研创班成员的保研率高达92%

3.【创新训练广泛】

每年举办“创新训练营”,开设创新基础课程和实践课程,成立四年来,累计为全校超过500名大一年级本科生提供创新训练。


榜样故事

2014年,一群热爱机器人的南航本科生凑在一起,目标是“RoboMaster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但当时缺乏合适的平台导致难以找到有优秀实力的队友,并且缺乏良好的学习和培养体系。因此虽然从这个比赛创立开始,赛场上一直活跃着南航人的身影。但我们一直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经过了前几年的艰难与失败,学长们意识到了想要在比赛中取得优秀的成绩,有实力的队友和团结一致的队伍缺一不可,而两者都高度依赖于学校的科创氛围和培养体系。因此在2018年创办了机器人研创班,希望为南航培养一群有能力,有热情的科创人。

于是长空御风——机器人研创班应运而生。四年时间里我们从几个人的执着出发,成为了手握超过30个各级科创奖项,拥有一套完备运营体系的大型科创组织。


2018 起

2018是研创班的初创之年。九月新生入学时候放在艺体广场的宣讲海报吸引了许多对神奇的科创世界保持着好奇的新生,宣讲会那天一号楼四层报告厅座无虚席。但真正想要走入这个世界需要付出莫大的努力。老队员们制定了详尽的学习计划,包括每周作业,每两周组会。同时在每个阶段结束之后还会组织队内选拔比赛。在2018年年底,研创班第一次选拔竞赛拉开序幕。新生们五人一组制作全自动小车,接力完成指定任务。培训和选拔虽然严格,但也使得研创班成员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有了迅速的提升。在经历了半年的培训和重重考核之后,从最初600人中筛选出了20人成为研创班正式成员。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样的培训不仅仅为研创班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未能通过选拔或者因为各种原因放弃加入研创班的同学有很多也活跃在各类科创赛场上,真正做到了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2019 承

冬去春来,时光飞逝。在2015年5月,研创班成立以来的第一批成员踏上了RoboMaster的赛场,然而这一次由于缺少经验,队员实力不足,我们遗憾地止步分区赛。这一次的失败之后我们痛定思痛,努力学习提升自我。很快我们迎来了升入大学的第一个暑假,但我们选择留在学校,积极备战之后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和中国机器人大赛。顶着南京七八月的骄阳,穿过半个校园来到实验室,在深夜卡着宿舍楼的门禁时间回到空无一人的寝室,这样的生活成了两个月里研创班人的日常。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在假期结束前的中国机器人大赛中,研创班派出五个队伍参加比赛,获得了一项一等奖,两项二等奖的成绩。

升入大二之后,一年的积累让我们的能力和经验都有了质的飞跃。在2019年年底的RoboMaster江苏省校际联盟赛赛场上表现十分亮眼,收获了不错的成绩。虽然是江苏省校际联盟赛,但仍然吸引了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实力不俗的队伍参赛。而我们凭借着稳定的发挥在一众强手中杀入了八强,尽管十分遗憾地没能再进一步,但这一场来之不易的胜利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我们制定了详尽的备赛计划,目标是2020年RoboMatser机甲大师赛全国总决赛的赛场。


2020 转

2020年如期而至,但正当我们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所有安排。比赛一再推迟,但研创班人不会放松对提升自我的坚持。疫情在家导致沟通不畅,于是我们每周一次召开线上组会;缺少工作气氛导致进度缓慢,因此我们每三天进行一次机械审图。疫情形势好转的八月份,我们申请了提前返校备赛。大家的目标始终是那个赛场。然而事与愿违,受疫情影响比赛未能正常举办。但我们仍在线上评审获得全国二等奖。

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尽管没能走上那个魂牵梦萦的赛场,但在2020年的后半年,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得到了回报。经过一整年的准备,研创班成员参加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获得全国一等奖,并在超过4000件作品中获得了仅有11个的好设计提名。在中国机器人大赛中斩获一个冠军,一项一等奖,一项二等奖和一项三等奖的佳绩。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机器人大赛的成绩几乎全部是由2019届的队员取得的,这意味着研创班的培养初显成效。


2021 合

2021年是不断前进探索的一年,由毕业的研创班老队员申报的创业孵化项目“用于机器人的关节模组“在校评审中荣获一等奖,顺利入驻大学生发展中心,完成了从科创到创业的转身。开学迎新活动中,由20级队员带领的机器人搬运队吸引了来自共青团中央和江苏新闻的报导,帮助学校小小地“火”了一把。仍在在读的同学们没有忘记科创初心,参加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美国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等比赛,荣获四项一等奖,一项二等奖。

2021年的另外一大收获是2018届队员的保研率高达92%,其中超过一半的队员选择留在南航继续发光发热。这意味着研创班创立之初的蓝图终于成为现实,大四的学生们在保研结束后可以以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带着他们大学三年来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投入到比赛和传承中。大二的学生则是承上启下的主力,在跟随大四学长们参加比赛提升自己的同时,也负责带领刚刚踏入校门的大一新生推开科创世界的大门。


2022 未完待续

不知不觉间2021年已经走到了最后一个月。研创班也走过了三年时光,这三年来我们体会过深夜在实验室面对难解问题时的焦躁与孤独;也尝过因为一时的疏忽痛失比赛胜利的苦涩;见过许多优秀的作品和对手,也因此怀疑过自己的能力。但每一次的挫折和失败总是让我们学到更多,每一次解决遇到的问题都让我们更进一步也更加自信。我们在赛场上见到许多出色的作品和对手,在深知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的同时也坚定地认为研创班能走得更远。三年不长不短,但这里的每个人都有许多好故事可以说,每一段经验都让我们有更多的好故事可以讲。

我们始于科创竞赛,但从未被赛场所限。日复一日,我们的追求不仅仅是站上领奖台的那一刻,更是对提升自我的无尽渴望和埋藏于心中的远大抱负。我们相信通过科创比赛锻炼出的能力终有一日可以在更大的舞台上闪耀。未来天地广阔,我们必将长空御风。

他说榜样

南航机器人研创班是一个技术氛围浓厚的团队。他们一直以来团结一致,互帮互助,不断坚持创新,为学校争得了许多荣誉,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学生 关玉茹

刚入大学时就在年级通知群和樱广看到了研创班的招新宣传,虽然因为个人原因只跟随学习了一段时间,但是仍受益匪浅,并感受到了浓厚的团体合作氛围。经常能看到研创班队员活跃于各种科创领域,斩获多项高水平奖项并积极参加多项校方活动,一直很憧憬能够加入这样的组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学生 张俊欣

获奖感言

对科创的热爱让我们走到了一起,对技术的渴望让我们不断精进。“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创新之路是漫长的,但我们团结一心向前,终能抵达未曾设想过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