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1

标兵班级获得者:1018101班

打印

榜样简介

1018101班的24位成员不仅聚焦课程知识,学习和探索政治学与行政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更在广泛而深远的竞赛、志愿服务中大显身手,尤其是在班主任戴传江老师的带领下形成了以国学为特色的文化氛围,展现出人文情怀和政法素养,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奉献。蝉联“优秀班级”,成为今年南航最年轻的省先进班集体获奖班级,是对我们的肯定和激励。

心怀经世致用的信念,一群青年用政治学与行政学的专业素养传递使命。


数读榜样

班级学期平均绩点最高达4.1,总平均绩点3.83,其中17名同学总平均绩点3.8以上,班级学生不及格率为0

截至目前,全班95.8%的同学已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60%以上成员拥有参与科研项目的经历,班级成员共参与或主持各级自由探索、大学生创新实践工程等科研项目20余项;

6名成员年均志愿服务时长超100小时,班级年度志愿服务总时长达1607小时,个人或集体获各级志愿服务嘉奖18次;

获得省级集体荣誉表彰1次,校级集体荣誉表彰4次。


榜样故事

平凡而不甘平庸,这是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1018101班最鲜亮的底色。每一个同学都在追求着自己的个性化发展,我们有着各不相同的理想和目标,有着不大相同的故事和经历。


勤学笃志,志在长空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学习文化知识,练就过硬本领,是我们作为青年大学生的本分。

班级成员严于律己,营造优良班风、浓厚学风。班级学期平均绩点从一开始的3.65提升至上一学期的4.10,全班无学困生,班级学生不及格率为0,整体均衡发展,避免了两极分化现象,深得科任老师赞誉。

同时,班级同学坚定了知识报国的理想,投身到深刻、深奥、深远的学术科研当中。超过一半的同学有主持或参与课题的经历,题材涉及基层治理、伦理道德、校园建设、公共行为等方面,成果见诸国家级、省级刊物,部分已转化为实践资源,得到南京、杭州等地有关部门采纳。班级成员曾受邀参与中国大学智库论坛年会、中国社会学学术年会、江苏青年智库学者沙龙等活动,灵活运用专业知识,提高学科素养及思考能力。


各显神通,美美与共

学习之余,不少同学们投入到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之中,他们聚焦不同领域,在不同层面展现出令人啧啧赞叹的才能和记忆。

这其中,有心系集体利益、积极建言献策,先后获南航模拟政协十佳提案、南航学代会十佳提案的“思辩家”;有把玩单反镜头、作品多次获奖的摄影大佬;有致力于民族与国际文化交流,将民族文化带给他人的宣传大使;有主持校内外大型文体活动,荣获“南京市十佳主持人”的传媒之星;有尽显“达礼”之风,承担大型活动礼仪服务的“女神”;还有投身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坚持运行教育工作室的“创客”......

南京国际马拉松、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全国大学生环保知识竞赛......到处活跃着同学们的身影,先后斩获佳绩。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课余生活,我们雅俗共赏、追慕崇高、追求卓越,以一己之力装点着这个班级。


勤于实践,反哺社会

作为新时代青年,同学们争做模范先锋,保持先进,切实投入到志愿活动中。深入一线,深入基层,以自己的实践行动回报社会,报效祖国,这同样成为了一大部分同学所规划的一条发展道路。

平日里,班级成员扎根人文社科专业性质,弘扬中华民族国学之风,策划开展了“继往圣之绝学”国学志愿宣教项目。联动友航机构,为多个社区的儿童送去国学课。假期中,更有多名成员作为核心领队人参与“益起拾愿”长期实践项目,持续关注困境儿童群体,深入南京多个社区,针对青少年进行80余场教学活动,15次受到省市媒体报道。还有同学作为“淬炼红心”校社联动组织的核心成员,以服务基层为出发点,获团省委表彰,拿下“互联网+”省赛一等奖。

共有6名成员年度志愿服务时长超100小时,班级年度总志愿服务总时长达1607小时。我们参与组织“‘福彩·慈善杯’项目大赛”等大型志愿活动,同时联动南京各高校,以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完善志愿活动,集结青年公益热忱。除了热衷于志愿活动,还有的同学发挥专业优势,为地方政治与行政工作建言献策:有的同学聚焦家乡青年发展,扎根乡村研究振兴之路,将报告提交至有关部门;有的同学心系生态文明,不辞辛苦地调研环保工作,守护着碧水蓝天。


勠力同心,齐助战疫

面对突发的疫情,我们以青春之名,通过不同的方式践行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从学习层面来说,我们在疫情期间立足于专业特色,线上共读国学经典,凝神聚气,通过师生分享心得,互相勉励和解惑。

班级成员踊跃报名校“战‘疫’云讲演”活动,作为学院讲演团队核心成员,以人文学子之爱国情怀,讲述战“疫”故事,生动刻画出青年志愿者的群像,振奋人心,收获超两千四百人次的点击量。

还有同学立足于专业知识,在老师指导下开展了覆盖中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的社区疫情防控线上调查,探究筑牢基层防疫安全网的路径。除此之外,也有同学参加战疫公共项目创新大赛,在创造和设计中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力量。我们的战疫信心便是前进动力,战疫勇气便是奋斗信念,战疫智慧便是方法策略。

我们是潜心问道的青年,在与东西方先贤对话的阅读过程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我们也是勤于实践的青年,在扎根基层、洞察社会的过程中,感悟经世济民的深意。书翻千秋,道论古今。我们这个大家庭一直在路上,携手共进,不断追逐。践行更为高远的使命,驶向更美好的远方。


他说榜样

从大一到大三,我看到了这群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真正从稚嫩走向成熟,从迷惘走向稳重,其中的大多数也有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职业规划。作为班主任,我由衷地感到欣慰。也祝愿这个班级能够一直保持温馨和向上的氛围!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 戴传江


班级全体同学在思想上积极上进,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且不断努力。除了掌握一定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知识外,还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他们能继续保持优良作风,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2018级辅导员 施俞辛


在给这个班授课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他们作为文科生的敏锐思想力,感受到了他们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卓越创新力,还感受到了他们作为“00后”的青春活力。课程虽早已结束,但我与大家的友谊一直延续,快乐也定会长久!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任课教师 陈雷


获奖感言

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我们在新时代砥砺前行,书写自己的青春故事。24名成员互相勉励,坚持着经世致用、学成报国的理想信念,施展抱负与才华。这一奖项是对我们过往成绩的认可,更是鞭策和激励——日后,我们定要更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