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简介
团队名称:17级理学实验班
团队成员:17级理学实验班全体
班主任:许克祥;班长:孙成;团支书:蔡刘沁
大学期间获得过如下奖项: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一等奖3人,国家级二等奖4人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6人次,二等奖10人,其中一位同学进入决赛并斩获三等奖;
年度特别嘉奖6人共8项,其中3人校长特别嘉奖。
个性概述:
20个年轻的心跳激荡出拼搏奋进的火花,从理学出发,共同迈向理想人生。
数读榜样
班级平均绩点达到4.15,必修平均绩点达到4.22,
大二上学期班级必修平均绩点甚至达到4.36;
班级获国家级奖项15项,省级奖项25项;
国家级大创项目2项,省级大创项目4项,校级大创项目15项;
拥有专利人数2人;
班级获奖学金比例75%;
目前共累加获各类奖学金20w;
升学出国率达100%。
榜样故事
博学之,学海无涯
我们班是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发挥学科交叉优势,充分利用优质资源,进而培养一批复合型高水平研究人才,因此学校设立理学实验班。每届约30名,我们班也是30人,实行年度考核制,每学年初会刷去不合格同学。
理学实验班实行本硕(博)贯通培养,学校在第一学期初授予理学实验班学生本硕(博)连读培养资格,在第七学期经考核合格后全班授予免试攻读学位研究生资格(硕博或直博)。
在高校积极建设双一流的背景下,我们理学实验班积极响应,为建设双一流班级砥砺前行。理学实验班课程难度大、课业负担重,往往都有着极高的淘汰率,但我们班能够顶住压力,创造了历届理学实验班三个第一,在班人数第一、平均绩点第一、获奖数量第一。其中,在保持在班人数上,更是超越往届大四两倍,达到了19人次。
能够成功建设起这样一个双一流班级,学业一流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所有学期班级平均绩点达4.15,班级必修平均绩点4.22,在大二上学期班级必修平均绩点更是达到了4.36。优秀已经成为我们的代名词,在这个班级里,你可以体验绩点4.0却仍旧拿不到奖学金的无奈与自豪。在刚刚过去的高校保研夏令营活动中,我们班的同学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成功保研北京大学1人,中科院4人,中科大2人,浙江大学2人,南京大学2人,2名同学将出国深造,升学出国率高达100%。除了个人的不懈努力之外,一个班级良好的学风建设更是促进我们共同进步的基石。班委们从大一伊始,就为新班级建立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树立起积极向上、自治自动、唯实创新、体育兼重的良好班风。同时采取多项措施督促同学自觉学习,积极重视集体的拔高,坚持不落下、不放弃每一个同学。
除学业一流以外,科创一流也是我们引以为傲的闪光点。在过去的三年里,班级同学积极参与各种竞赛与项目,如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对抗算法竞赛、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外研社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等。同学们大放异彩,收获颇丰,获得中国机器人大赛国家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MASTER机甲大师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尤其在去年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中,来自我们班的三支队伍包揽了学校的全国一等奖二等奖。此奖来之不易,一等奖更是六年以来学校首次获得。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绝不仅限于埋头苦学,更是个人素质全面发展的体现。大一学年,班上获评标兵宿舍,年度特别嘉奖2人;大二学年,获评标兵宿舍,并作为本科生集体代表登上校表彰大会的舞台,参加校长特别嘉奖2人,1人获评创新奖、1人获评笃学奖提名;大三学年,班级获多项特别奖学金,同时班上同学即将参加标兵班级、标兵宿舍、笃学奖、精英奖的答辩角逐。
班级建设过程中,团结照亮我们的前路,沟通让我们共同奋进。实践活动让我们找到最真实的自我,一次次夜跑,筑起我们回忆的长城。
爱学习、爱志愿、爱集体、爱创新已经成了0817001班的标签。是全班同学的努力让这个班变得不凡。我们有了相视一笑的默契,我们活泼而不失成熟,激情而不失理智。
未来,我们将秉持17级理学实验班“学无止境”的班训,继续前行!感恩南航,感恩理学院。今天我们终于站在自己热爱的世界里闪闪发光,请你为我们骄傲鼓掌,我们将一如既往,走向那胜利的远方!
他说榜样
0817001班是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班级同学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三年来,班级在学习、科创、校园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希望这种团结互助的友谊能为他们的大学生涯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理学院0817001班主任许克祥教授
在我眼中,0817001班非常努力奋进,班委们的努力付出是我所亲眼目睹的,优良的班风所形成的个人奋斗精神将使他们一生受益,我似乎已经看见了17级理学实验班的光明未来,加油!
——理学院17级辅导员 刘思佳
获奖感言
我们班是一个激情飞扬、活力四射的集体,一个团结友爱、自强自信的集体!“标兵班级”荣誉称号见证了我们的成长与进步,我们也将继续把班级当做大家庭建设,向着更美好的未来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