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1

标兵班级获得者:0118001班

打印

榜样简介

航空学院2018级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冯如班”由19位团结友爱、各有所长的同学组成,大家思想独立、彼此良性合作,两年来共获国际级奖项:国际力学竞赛个人一等奖、团队一等奖;国家级奖项: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英语竞赛一等奖、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中国科协“共和国脊梁”等共15项;省级、校级奖项20余项。

0118001班是一个不断反思和成长的集体,一群有本领、有担当的人。


数读榜样

国际级奖项:

国际大学生力学竞赛个人赛一等奖:1人

国际大学生力学竞赛团队赛一等奖:1人

国家级奖项:

中国科协“共和国脊梁”:1人

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1人,三等奖:1人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1人,三等奖:1人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1人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master机甲大师赛国赛二等奖:1人

省级奖项:

戏梦风华·大学生戏剧展演优秀剧目奖:1人,优秀组织奖:1人

江苏省高等数学竞赛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2人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master机甲大师赛省赛二等奖:1人

班级学年平均绩点:3.9

材料力学专业课满分10人,优秀率:90%

六级通过率:90%

奖学金获得率:100%


榜样故事

我们是0118001,航空学院2018级“冯如班”。如果要用一个标志来代表我们班级,绝大多数同学都会选择我们班徽与班旗上的“冯字号战机”,这是一个由我们班自主设计的班级标记,也是一款最能体现我们班特点的独特机型。



动力系统·成熟、高效的组织结构

对于飞机,最重要的是动力,有了动力,飞机才能飞上天。我们班的“动力系统”,是一套成熟、完备的组织架构,以及在此基础上平稳、高效的运行体系。班级各级班委全部由全体同学选举产生、为全体同学服务;班委工作小组就像动力系统的主干部分,为了保证每个零件都能和谐统一地工作,我们坚持一切班级工作都是执行集体的意志,因此所有重要事务都由大家投票表决;同时,集体的意志绝不是简单的少数服从多数,飞机上只要有一个零件无法与其他零件配合好,整个系统可能都会受影响,我们始终保证少数人的诉求依然得到充分考虑,每个人与众不同的权利都得到尊重,正是这套系统让我们班的一切都充满可能。


火力系统·可靠、有力的学风建设

火力系统是评价战机性能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它是战机不可或缺的部分,就像学风建设对于我们一样。大二学年,我们班平均绩点3.9,位列本专业年级第一,最高绩点4.5,平均绩点4.0以上11人,3.5以上17人,大一以来保持着稳中有升的态势,材料力学专业课10位同学获得满分、优秀率90%,班级同学获得优秀学生奖学金、学业奖学金比例100%;外语方面,我们班四级通过率100%,六级通过17人,其中12人得分500以上;竞赛方面,我们班同学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科技竞赛累计13人次,共获得五个一等奖、四个二等奖、四个三等奖,特别是殷海标同学,他在国际力学竞赛中获得了团体一等奖和个人一等奖的好成绩。


机载设备·全面、出色的多元发展

除了动力系统与火力系统,机载设备让战机能够实现更多样的功能,我们班同学的多元发展同样值得一提。班级同学参加科创项目15人次,其中国家级示范项目负责人1人,另有7人次参加;省级示范项目负责人1人,另有2人次参加;黄可、郭昱均两位同学分别以第一、第二作者身份撰写的论文在中文核心期刊《力学与实践》上发表;此外,我们班同学在创新竞赛(BUILD-飞机改装设计大赛、“禄口机场杯”机场规划设计大赛、“挑战杯”等)、专业技能(计算机二级、国家级足球裁判等)、文体活动(话剧《中国直升机泰斗王适存》《旋翼人生》)、社会实践(“渡江七十载,迈步新时代”团队)等方面均有出色表现;特别是“科创大佬”贺游,他主持、参加了三个大创项目,其中《收衣叠衣一体机》获得全国一等奖,他在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也均获佳绩。


飞行环境·团结、友爱的班级氛围

最后,决定飞机飞行效果的还有一项指标飞行环境,类比到我们班就是我们的班级氛围以及党团建设情况。班级层面,我们班从平时的集体自习到疫情期间建立番茄自习室,组织“云自习”,再到考试前邀请学习优异并且热心的同学组织互助答疑;个人层面,我们一直鼓励成立学习生活小组,三四个人,一起学习、相互督促、共同进步。党团建设方面,我们班同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现有积极分子13人、预备党员1人;班级定期组织信仰公开课、团日活动等,根据同学们的兴趣与专长轮流主持,内容从学习最新讲话精神到紧跟社会时事新闻,从回顾探讨近现代史到展望未来国际形势,特别是今年上半年,我们与河海大学18级港航3班团支部联合组织了一次线上团日活动,获得了两校团委的一致好评。

我们班很多同学都是足球迷,所以这里借用足球教练穆里尼奥的一句话作结:作为最后一届冯如班,我们注定要在荆棘中采拾鲜花,但我们会对胜利与信念充满执着,because we are the special one。大一此时的我们刚刚确定“冯字号战机”的参数,大二此时的我们完成了战机初版的定稿,但很多地方仍有待完善;此刻我们的战机蓝图初展,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同战机一起飞上祖国的蓝天,成为我们曾经仰望的那片星空,因为世界,需要我们的光。


他说榜样

18级“冯如班”踏实认真、积极热情的样子让人难忘,同学们不仅在材料力学课程学习中勤思考、肯钻研,在满分率过半、优秀率超90%之外还完成了上百篇优秀的研讨报告,更有一篇论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希望你们再接再厉,以航空人的担当,书写新的人生篇章。

——0118001班材料力学课程任课教师 范钦珊教授、李栋栋老师


0118001班学风严谨、勤奋求实,同学之间团结互助、精益求精,两年来班级学习锐意进取,平均绩点能一直位于年级前两位,没有愧对“冯如班”的荣誉称号。希望今后冯如班同学能继续努力,像你们所提的“冯字号战机”一样不断突破,再创佳绩。

——航空学院飞行器系系主任 金海波副教授


获奖感言

标兵班级是对我们过往成绩的肯定,更是对我们未来发展的期盼。两年来,代表我们班级的“冯字号战机”从初版定稿到蓝图初展,经历了一次次的打磨与完善;接下来,作为“标兵”,我们要同战机一起翱翔在祖国的蓝天。